四川卫校教学护理专业体温的评估和护理
体温(又称体核温度),是指机体内部胸腔、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。特点是相对稳定且较皮肤温度高。皮肤温度(又称体表温度),受环境温度和衣着情况的影响,低于体核温度。
体温是人体在新陈代谢和骨骼肌运动过程中不断产生热能的结果。相对稳定的体温也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。
体温的评估
1)正常体温
由于体核温度不易测试,所以临床上常以口腔、直肠、腋窝等处的温度来代表体温。在三种测量方法中,直肠温度最接近人体深部温度,但在日常护理工作中,测量口温、腋温则更为常见和方便。正常体温的范围见表
部 位 | 正常范围 | 平均温度 |
腋 温 | 36.0~37.0℃ | 36.5℃ |
口 温 | 36.3~37.2℃ | 37.0℃ |
肛 温 | 36.5~37.7℃ | 37.5℃ |
体温不是固定不变的,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生理性变化,但变化幅度不大,一般不超过0.5~1.0℃。
1. 昼夜变化
正常人的体温在24h内呈周期性变化,一般清晨2~6时最低,下午2~8时最高。这与机体昼夜活动的生物节律有关。
2. 年龄
老年人代谢较低,运动少,所以体温略低于成年人。小儿体温略高于成人,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,调节体温的能力差,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化。
3.性别
一般成年女性皮下脂肪较男性厚,因此一般女性的体温平均比同龄男性高0.3℃,且女性在月经前期、妊娠早期体温可轻度升高,而排卵期较低,这与体内孕激素分泌的周期性变化有关。
4.其他
活动、环境温度、药物因素的影响、情绪激动、精神紧张、进食、冷热的应用等都会引起体温暂时性的变化。
2)异常体温
1.体温过高
(1)概念:任何原因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,产热增多或散热减少,导致体温升高,并超过正常范围,称为体温过高(又称为发热)。一定程度的发热是机体对抗疾病的防御性反应。
(2)发热的程度(以口腔温度为例):
低热:37.3~38.0℃
中度热:38.1~39.0℃
高热:39.1~41.0℃
超高热:﹥41.0℃
(3)发热的过程及表现:
发热过程 | 特 点 | 临床表现 |
体温上升期 | 产热大于散热,体温不断升高 |
畏寒、寒战,皮肤苍白、干燥、无汗,皮温下降。体温升高的方式有骤升和渐升两种。 骤升是指体温突然升高,在数小时内升至高峰,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、 疟疾等;渐升是指体温逐渐上升,见于伤寒等 |
高热持续期 | 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,体温维持在较高状态 |
颜面潮红、皮肤灼热、口唇干燥,呼吸加深加快,心率加快,尿量减少,头痛、头晕甚至惊厥、 谵妄、昏迷,食欲缺乏、恶心、呕吐,全身不适、软弱无力。 可持续数小时、数日、甚至数周 |
退热期 | 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,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 |
大量出汗和皮肤温度的降低。退热的方式有骤退和渐退两种。骤退时体温急剧下降,患者大量出汗, 体液大量丧失,对年老体弱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易导致血压下降、脉搏细速、四肢厥冷等虚脱或休克现象, 应严密观察并配合医生及时给予处理;渐退是指体温在数日或更长时间内逐渐退至正常 |
(4)常见热型: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。某些发热性疾病有其独特的热型,观察热型有助于疾病的诊断。常见的热型如下(图9-1)。
1)稽留热:体温持续在39.0~40.0℃左右,达数日或数周,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.0℃。常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、伤寒等。
2)弛张热:体温在39.0℃以上,波动幅度大,24h波动范围在1.0℃以上,但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。常见于败血症、风湿热、化脓性疾病、小叶性肺炎等。
3)间歇热:体温在24h内波动很大,可骤然上升至39.0℃以上,持续数小时或更长时间,然后又突然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,经过一段时间的间歇,体温又再升高,且反复发作。常见于疟疾等。
4)不规则热:体温在24h内波动无一定规律,且持续时间不定。常见于流行性感冒、肿瘤性发热等。

图9-1 常见热型
2.体温过低
(1)概念:体温在35.0℃以下称为体温过低。常见于早产儿、重度营养不良及全身衰竭的危重患者等。
(2)临床分级(以口温为例):
轻度:32.0~35.0℃
中度:30.0~32.0℃
重度:30.0以下,瞳孔散大,对光反射消失
致死温度:23.0~25.0℃
(3)临床表现:患者发抖、躁动不安、皮肤苍白、四肢冰冷、心跳及呼吸减慢,血压降低,感觉及反应迟钝、嗜睡甚至昏迷。
- 四川省重点药材川贝母黄连川芎附子介绍
- 非医学类护理不能报考护士资格证
- 四川大学附设华西卫生学校毕业实习生改派流程
-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进修生条件
-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中医养生文化普及基
-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简介
- 初中生女生读护理专业就业前景好
- 十八反十九畏图文
-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中专部医学类招生专业介绍
- 四川卫校|临床上常见医嘱的种类有哪些
- 护士资格证各专业类培训项目
-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为贯彻国家人事部、卫生部《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》等相关...
- 护士卫生基础知识要点
- 1、采集动脉血完毕,使患者垂直按压穿刺部位510min 2、肌肉注射时最常用的部位是臀大肌 3、臀大...
- 贵阳卫校告诉你相近中药功效的差
- 1、山楂、神曲、麦芽:共性为消食化积;差异为山楂主消肉食、并有行气散瘀的作用,神曲主助金石...
- 贵阳卫校_人体麻、木、胀、痛各
- 四川卫校_人体麻、木、胀、痛各代表什么?麻:表明气能过来,而血过不来。麻得厉害了,就是木,...
- 腰椎间盘突出的保健护理
- 由于人的脊柱是由多块椎骨排列的,相邻的椎骨体之间有个胶原性质的“弹性圆垫”,它就是椎间盘,...
- 2021年四川省医人民护士学校大中专毕业生就业
- 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,对医疗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,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实力选择在民营医院和...
- 非医学类护理不能报考护士资格证
- 非医学类护理不能报考护士资格证。 护士资格考试报考条件: 在中等职业学校、高等学校完成国务院...
- 四川省重点药材川贝母黄连川芎附子介绍
- 1、川贝母 产地:主要分布于阿坝州、甘孜州;以卷叶贝母、暗紫贝母为主。 性味归经:川贝母苦、甘...